头戴圆笠双蜡屐,依旧春风归杖履
出处:《苏学士南海笠屐图》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乌台诗案从空起,抉摘瑕疵到鱼豕。
阴霾白日昏蔽天,从此诗人无完理。
东坡先生诗中豪,挥毫烟云动盈纸。
一官潦倒落南荒,贬谪连年濒九死。
自署识字耕田人,老向荒郊亲耒耜。
置酒桄榔椰叶山,舣舟蜑户龙冈水。
白须红带意态閒,藤帽棕鞋标格美。
至今相距七百年,生气隆隆图画里。
头戴圆笠双蜡屐,依旧春风归杖履。
想见掀髯吟啸时,万顷波涛生笔底。
江山有幸留才人,云海何妨老居士。
足迹到处烟瘴开,肯把山林溷纨绮。
不然我笠彼乘车,他日相逢岂其是。
否则奇癖同阮孚,一生当著几两耳。
不知先生信天翁,当行则行止则止。
但教饱和渊明诗,讵料老折东山齿。
十年踪迹混樵渔,一心梦寐依朝宁。
蜉蝣天地寄此身,何者鱼虾何鹿豕。
白鹤峰前煮凤芽,青衣道上烧婪尾。
后来好事强描摹,遂把风流付才子。
我今披图拜道容,一瓣名香敬在此。
千秋仰止峨眉山,海阔天空万馀里。
阴霾白日昏蔽天,从此诗人无完理。
东坡先生诗中豪,挥毫烟云动盈纸。
一官潦倒落南荒,贬谪连年濒九死。
自署识字耕田人,老向荒郊亲耒耜。
置酒桄榔椰叶山,舣舟蜑户龙冈水。
白须红带意态閒,藤帽棕鞋标格美。
至今相距七百年,生气隆隆图画里。
头戴圆笠双蜡屐,依旧春风归杖履。
想见掀髯吟啸时,万顷波涛生笔底。
江山有幸留才人,云海何妨老居士。
足迹到处烟瘴开,肯把山林溷纨绮。
不然我笠彼乘车,他日相逢岂其是。
否则奇癖同阮孚,一生当著几两耳。
不知先生信天翁,当行则行止则止。
但教饱和渊明诗,讵料老折东山齿。
十年踪迹混樵渔,一心梦寐依朝宁。
蜉蝣天地寄此身,何者鱼虾何鹿豕。
白鹤峰前煮凤芽,青衣道上烧婪尾。
后来好事强描摹,遂把风流付才子。
我今披图拜道容,一瓣名香敬在此。
千秋仰止峨眉山,海阔天空万馀里。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诗《苏学士南海笠屐图》描绘了苏东坡在被贬至南荒后的生活情景,以乌台诗案为背景,展现了东坡先生的豪放诗才和不屈品格。诗人通过细致的描绘,如“白须红带意态閒”、“头戴圆笠双蜡屐”,刻画了苏轼身处恶劣环境仍保持闲适风度的形象。诗中表达了对苏东坡坚韧精神的敬仰,以及对他诗歌创作的赞美,认为他的才华即使在贬谪之中也依然照亮了历史。
诗人感叹苏轼的不幸遭遇,同时也赞扬了他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足迹到处烟瘴开,肯把山林溷纨绮。”诗中还借用了苏轼的诗句和生活细节,如“白鹤峰前煮凤芽,青衣道上烧婪尾”,展现了他对苏轼诗意生活的追忆。最后,诗人以一幅画作引出对苏轼人格魅力的长久景仰,表达对苏东坡艺术成就的崇高敬意。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通过对苏东坡形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中国古代文人的深深敬仰和对历史文化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