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豪化清泚,苍翠围寒肃
出处:《石门洞瀑》
清 · 魏源
来从不尽山,归入无底谷。
谷中鸣百雷,谷外攒苍玉。
有呼响必应,环合城墉束。
大声劈天来,千丈壁如覆。
再坠再飞起,汇此两潭绿。
雄豪化清泚,苍翠围寒肃。
满壁蛟螭痕,泉声寒佛屋。
客踞潭中砥,僧入帘中瀑。
四面和松涛,诸天奏琴筑。
神物呦潭中,中宵光上烛。
何时起行雨,一洗苍生溽。
谷中鸣百雷,谷外攒苍玉。
有呼响必应,环合城墉束。
大声劈天来,千丈壁如覆。
再坠再飞起,汇此两潭绿。
雄豪化清泚,苍翠围寒肃。
满壁蛟螭痕,泉声寒佛屋。
客踞潭中砥,僧入帘中瀑。
四面和松涛,诸天奏琴筑。
神物呦潭中,中宵光上烛。
何时起行雨,一洗苍生溽。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石门洞瀑布的壮丽景象。首句“来从不尽山,归入无底谷”展现了瀑布源头的深远与神秘,仿佛来自连绵不绝的山脉,落入深不可测的山谷。接下来的“谷中鸣百雷,谷外攒苍玉”运用比喻,形容瀑布如雷鸣般轰响,周围的景色则如碧玉般青翠。
诗人进一步强调瀑布的回应性:“有呼响必应,环合城墉束”,仿佛瀑布有灵,回应着自然的呼唤。瀑布声势浩大,“大声劈天来,千丈壁如覆”,形象地刻画出瀑布直泻而下的壮观画面。然后描述瀑布跌宕起伏,汇聚成潭,潭水碧绿,显得清新宁静。
瀑布的力量转化为清流,周围环境愈发显得苍翠寒冷,壁上的痕迹似蛟龙盘绕,瀑布声如佛寺钟声,增添了禅意。诗人以“客踞潭中砥,僧入帘中瀑”描绘游人和僧侣在此处的体验,四周松涛与瀑布声交织,如同仙乐。
最后,诗人期待瀑布能带来甘霖,洗净人间的暑热,表达了对大自然恩赐的敬畏和对社会福祉的期盼。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石门洞瀑布的雄奇与灵性,富有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