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风传广乐声初下,天近燔柴气已升全文

风传广乐声初下,天近燔柴气已升

出处:《郊祀喜晴有述
明 · 李东阳
碧消烟尽露华凝,目极瑶坛第九层。
清佩缓随驰道月,绛笼高应午门灯。
风传广乐声初下,天近燔柴气已升
人意可占神意悦,万年灵祚永堪膺。

拼音版原文

xiāoyānjìnhuáníngyáotánjiǔcéng

qīngpèihuǎnsuíchídàoyuèjiànglónggāoyìngméndēng

fēngchuán广guǎngshēngchūxiàtiānjìnfáncháishēng

rénzhànshényuèwànniánlíngzuòyǒngkānyī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郊祀仪式后晴朗天气的美好景象,以及人们对神灵喜悦的感应。首句"碧烟消尽露华凝",写出了清晨祭祀时袅袅青烟散去,露水凝聚的清新氛围。"目极瑶坛第九层",瑶坛指祭祀台,九层象征着崇高和神圣,诗人仰望祭坛,表达了对仪式庄重的敬畏。

"清佩缓随驰道月",清脆的玉佩声在月光下缓缓回荡,体现了仪式进行中的宁静与庄重。"绛笼高应午门灯",红色的灯笼高悬,映照午门,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风传广乐声初下",微风吹过,带来了悠扬的音乐,暗示了祭祀的乐舞表演。"天近燔柴气已升",焚烧祭品的烟雾升腾,象征着对天地神明的敬奉。

最后两句"人意可占神意悦,万年灵祚永堪膺",表达了人们内心的虔诚和对神灵喜悦的感知,希望这种祥瑞的气氛能带来国家的长久福祉。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明代文人对祭祀活动的深刻理解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