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行遁经年后,扁舟晚渡江全文

行遁经年后,扁舟晚渡江

出处:《自九江还龙山
明 · 陈邦彦
行遁经年后,扁舟晚渡江
语乡犹故里,于国已他邦。
同瑁还谁受,冠緌复几双。
眼穿怜小妇,愁绝对银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九江返回龙山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对家人的深切关怀。

首句“行遁经年后,扁舟晚渡江”,诗人经历了多年的隐居生活后,乘着小船在傍晚时分渡过江河,暗示了回归与重新融入现实世界的复杂心情。扁舟晚渡,既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宁静,也预示着内心的波澜起伏。

“语乡犹故里,于国已他邦”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国家的遥远距离之感。故乡的语言犹存,但自己已经成为了异国他乡的人,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诗人的身份转变和情感纠葛。

“同瑁还谁受,冠緌复几双”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瑁,古代贵族的装饰品,这里可能象征着身份或地位;冠緌,古代官员的服饰,此处可能暗指官职或社会角色。这两句暗示了诗人过去的身份和地位可能已经不再,或是与现在的自己相去甚远,流露出一种失落与无奈。

“眼穿怜小妇,愁绝对银缸”最后两句,将情感聚焦于家庭,尤其是对妻子的思念与担忧。诗人的眼睛望向远方,心中满是对妻子的牵挂,而“愁绝对银缸”则描绘了夜晚独坐,面对孤灯,愁绪难消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庭的深情,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从隐居到回归的复杂心理变化,以及对故乡和家庭的深切怀念,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