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大飨似书谯县石,兰亭宁数会稽山全文

大飨似书谯县石,兰亭宁数会稽山

出处:《赋汉印
宋 · 唐悊
关中金印岂秦关,想见风流汉已还。
大飨似书谯县石,兰亭宁数会稽山
空馀此日归囊橐,曾是当年杂佩环。
万户况将取如斗,此章何足系腰间。

鉴赏

这首诗《赋汉印》由宋代诗人唐悊所作,通过对汉印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敬之情。

首句“关中金印岂秦关”,以金印象征汉印,巧妙地将汉印与秦关联系起来,暗示汉印虽源自秦地,却承载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接着,“想见风流汉已还”一句,通过想象汉代的风华绝代,表达了对汉印背后那段辉煌历史的向往和追忆。

“大飨似书谯县石,兰亭宁数会稽山。”这两句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将汉印与古代著名的书法作品《谯县石刻》和《兰亭序》相提并论,强调了汉印在艺术上的价值和地位,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书法艺术的欣赏与推崇。

“空馀此日归囊橐,曾是当年杂佩环。”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汉印过去辉煌与现在命运的感慨。汉印曾是珍贵之物,如今却只能成为囊中的珍藏,而它曾经的荣耀与价值,仿佛当年佩戴的佩环一样,虽不再闪耀,但其历史意义依然不可磨灭。

最后,“万户况将取如斗,此章何足系腰间。”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汉印的价值与日常用品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汉印作为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即便它体积不大,也不应仅仅被视为装饰品,而应被珍视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

整首诗通过对汉印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思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也传达了对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