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邻姬解道无盐事,斜倚屏风自障羞全文

邻姬解道无盐事,斜倚屏风自障羞

出处:《戏和贫女叹
明 · 黄衷
少小曾登乞巧楼,缣衣断碎怕逢秋。
翠蛾谩约山相似,素腕谁知玉可犹。
北里归期春信近,东家绩火夜光收。
邻姬解道无盐事,斜倚屏风自障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女的内心世界与生活境遇,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场景描写。

首句“少小曾登乞巧楼”,点明了这位女子年幼时曾有过一段欢乐的时光,或许是在乞巧节时登楼观景,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缣衣断碎怕逢秋”一句,转折突兀,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美好逐渐消逝,贫困的生活让她的衣物破旧不堪,每逢秋凉便更加感到寒意。

接下来,“翠蛾谩约山相似,素腕谁知玉可犹”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女子的眉眼和手腕来象征其美丽与纯洁,但“谩约山相似”中的“谩”字,透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仿佛美好的事物只能在记忆中寻找,现实却已大相径庭。“谁知玉可犹”,则表达了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与困惑,即使外表依旧保持清丽,但内在的尊严与自信是否还能保持?

“北里归期春信近,东家绩火夜光收”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贫女的生活状态。她可能在北里(古代指妓院)工作,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希望能够有所改变。而“东家绩火夜光收”则暗示了她夜晚劳作的情景,绩火(织布时使用的灯火)的光芒在夜深人静时逐渐消失,象征着一天的辛劳即将结束,但明天的劳作又将开始。

最后,“邻姬解道无盐事,斜倚屏风自障羞”两句,通过对比邻家女子的故事,反映了贫女内心的复杂情感。无盐是历史上著名的丑女,却因品德高尚而受到尊敬。这或许让贫女感到一丝安慰,即使自己身处困境,只要保持良好的品德,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同时,她斜倚屏风,遮掩羞愧,既表现了对现状的无奈,也体现了她试图维护尊严的努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贫女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她面对贫困与不公时的坚韧与自我反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