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霜乾野草回荣易,风蓄寒松欲静迟全文

霜乾野草回荣易,风蓄寒松欲静迟

出处:《河坪上冢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独来云气益凄其,孤愤惟应地下知。
跬步灰心犹忍事,残生求志恐无期。
霜乾野草回荣易,风蓄寒松欲静迟
水远山重更回首,魂伤眼冷不多时。

鉴赏

这首诗《河坪上冢》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缅怀与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

首联“独来云气益凄其,孤愤惟应地下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诗人独自一人来到云雾缭绕之地,感受到的是更加浓烈的哀愁与愤慨。这里的“云气”不仅指自然界的云雾,也象征着历史的迷雾与世事的变幻莫测。诗人内心的孤愤之情,似乎只有在地下的先贤英灵才能理解,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共鸣。

颔联“跬步灰心犹忍事,残生求志恐无期”,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即使在微小的行动中也感到灰心丧气,但仍然坚持去做,因为追求理想的道路似乎遥不可及,充满了不确定性。这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实现可能性的深深忧虑。

颈联“霜乾野草回荣易,风蓄寒松欲静迟”,以自然界的变化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历史的变迁与生命的轮回。霜后的野草易于复苏,而寒松则难以保持宁静。这里暗含了对历史人物虽已逝去,但其精神与影响依然鲜活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自身内心平静难以达到的自省。

尾联“水远山重更回首,魂伤眼冷不多时”,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情追忆与对生命短暂的深刻体悟。在遥远的山水之间,诗人不断回首,心中充满悲伤,但这种情感不会持续太久。这一联既是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也是对人生苦短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思。

整体而言,《河坪上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