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成文随处可,泥中多日自家知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恨紫愁红又一时,开犹溅泪落滋悲。
世尘起灭优昙幻,风信蹉跎苦栋迟。
水面成文随处可,泥中多日自家知。
绿阴回首池塘换,忍覆长安乱后棋?
世尘起灭优昙幻,风信蹉跎苦栋迟。
水面成文随处可,泥中多日自家知。
绿阴回首池塘换,忍覆长安乱后棋?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首句“恨紫愁红又一时”直接点明了季节更替带来的哀愁,紫色与红色的花朵象征着美好与短暂,它们的凋零引发了诗人的深深遗憾。接下来,“开犹溅泪落滋悲”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花朵的开放仿佛是泪水的溅洒,落下的瞬间充满了悲伤。
“世尘起灭优昙幻,风信蹉跎苦栋迟”两句则将个人情感上升到对世间万物变化的思考。优昙花的短暂盛开与消失,以及风信子的迟缓生长,都暗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水面成文随处可,泥中多日自家知”这两句转而描写自然界的景象,水面的波纹和泥中的痕迹都是时间流逝的见证,诗人通过这些日常可见的现象,反思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经历的积累。这里的“水面成文”和“泥中多日”形象地展示了时间在自然界留下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个人经历在内心深处留下的印记。
最后,“绿阴回首池塘换,忍覆长安乱后棋?”以池塘的变化和对长安战乱后生活的反思作为结尾,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池塘的绿阴变化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环境的变迁,而“忍覆长安乱后棋”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历史沧桑和生活困顿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的眷恋,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历史和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