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子池头九子祠,太皇恩许进香时
出处:《正德宫词二十首》
明 · 王世贞
百子池头九子祠,太皇恩许进香时。
深宫岂少宜男草,何地曾沾雨露私。
深宫岂少宜男草,何地曾沾雨露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正德年间宫廷中的场景,通过对比百子池与九子祠的景象,以及对深宫中植物的描述,表达了对皇家生育问题的隐喻和感慨。
首句“百子池头九子祠”,以“百子”与“九子”形成鲜明对比,百子池可能象征着繁盛与希望,而九子祠则可能暗指实际生育情况与期望之间的落差。接下来,“太皇恩许进香时”一句,点明了特定的仪式或庆典,暗示了皇家对于生育问题的重视与祈求。
“深宫岂少宜男草”,这一句运用反问,强调了深宫内并不缺乏能够促进生育的植物,即“宜男草”,但为何仍然难以实现期望的生育结果。这里的“宜男草”不仅指自然界中的植物,也暗含了对宫中嫔妃健康、环境、命运等多方面的考量。
最后一句“何地曾沾雨露私”,将自然界的雨露比拟为皇家的恩宠或关爱,表达了对未能得到足够关注和照顾的宫女或嫔妃的同情。同时,也暗示了在深宫之中,即使是最基本的关怀与机会也可能被剥夺,从而影响到生育的可能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反映了古代宫廷生活中的复杂情感和深层社会议题,尤其是围绕生育与权力、命运之间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