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全文

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出处:《嘲萧瑀射
隋末唐初 · 欧阳询
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
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
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
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

拼音版原文

fēngchuīhuǎnjiànruòshǒuqiánggōng
gāofānxiàyìng西háigèngdōng

shíhuízhùliǎngshǒubìngqíngkōng
jièwènshuíwèinǎiyìngshìsònggōng

注释

急风:猛烈的风。
缓箭:速度慢的箭。
弱手:力量不足的人。
强弓:强力的弓。
欲高:试图飞得高。
翻复下:反复上下落。
应西还更东:转向西方又向东边。
十回:多次。
俱著地:都落在地上。
两手:双手。
并擎空:同时举着空中。
借问:请问。
为此:做这个。
乃应:应该是。
宋公:指宋某人,可能是宋公明(宋江)或其他姓宋的人物。

翻译

疾风快速吹动缓慢的箭,无力的手却掌控着强大的弓。
箭想要飞高却又落下,方向时而向西,时而向东。
箭十次落地,双手却同时举着空中的弓。
请问这是何人所为?答案应是宋公无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技艺高超的射手宋公在进行箭术表演的情景。诗中“急风吹缓箭,弱手驭强弓”两句,通过对比强弱、快慢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宋公精湛的技巧和他的自如掌控。此处也蕴含着一种象征意义,即在逆境中仍能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

“欲高翻复下,应西还更东”这两句,用箭术表演中的动作隐喻生活中的起伏变化。箭矢似乎有意志,它想要射向高空却又落回地面,或是向西飞去却又折返东方,这些都是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暗示。

“十回俱著地,两手并擎空”则表现了宋公技艺已臻化境,他能够在箭术表演中做到游刃有余,无需过多努力便可完成困难动作。这也象征着一个人在其领域内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最后“借问谁为此,乃应是宋公”两句,是对整个场景的一个总结和点题。诗人通过这样的提问和回答,不仅强调了宋公技艺的高超,更是对他的名字进行了一种艺术上的固定,使其成为那个时代射术技巧的象征。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宋公箭术的精湛,也反映出诗人欧阳询对当时社会和个人境遇的一种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