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醪尚可墙头过,归院那愁柳下迷
出处:《朱天昭始第进士主余家至明年移居西邻》
明 · 王鏊
两年不厌草堂低,颇爱晨昏出入齐。
长日经过无主客,祗今相见有东西。
浊醪尚可墙头过,归院那愁柳下迷。
厩马似知人意思,临岐回首再三嘶。
长日经过无主客,祗今相见有东西。
浊醪尚可墙头过,归院那愁柳下迷。
厩马似知人意思,临岐回首再三嘶。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鏊的《朱天昭始第进士主余家至明年移居西邻》描绘了诗人对新居环境的喜爱和与邻居相处的和谐。首句“两年不厌草堂低”,表达了诗人对简朴草堂生活的满足和长久的喜爱,即使住了两年也没有厌倦。次句“颇爱晨昏出入齐”,写出了诗人喜欢早晚与邻居们亲切交往的场景。
“长日经过无主客”一句,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亲密无间,不分主客。接下来,“祗今相见有东西”,进一步强调了这种不分彼此的友情。诗人以“浊醪尚可墙头过,归院那愁柳下迷”来描述日常生活中的平凡乐趣,即使是一壶浊酒也能带来欢愉,回家的路上柳树成荫,也不再担心迷失方向。
最后两句“厩马似知人意思,临岐回首再三嘶”,通过马匹的反应,生动地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交流,马儿似乎懂得主人的心情,分别时还会回头再三嘶鸣,增添了家园的温情与不舍。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邻里关系的融洽和生活情趣的恬淡,展现了诗人对新居生活的满意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