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佳遁情,可在此庵内
出处:《拟寒山吴下庵居》
宋 · 释元肇
一昨离天台,事事皆不会。
西风信杖藜,吹落齐关外。
主人新卜筑,林塘倏苍荟。
埤堄隐周遭,市声隔繁碎。
出门与入门,朝昏随向背。
浮图一两尖,云际忽相对。
雁阵拽如绳,鸦唤斜阳队。
有僧来扣门,路跨田翁耒。
人应笑我疏,我笑人多昧。
古今佳遁情,可在此庵内。
西风信杖藜,吹落齐关外。
主人新卜筑,林塘倏苍荟。
埤堄隐周遭,市声隔繁碎。
出门与入门,朝昏随向背。
浮图一两尖,云际忽相对。
雁阵拽如绳,鸦唤斜阳队。
有僧来扣门,路跨田翁耒。
人应笑我疏,我笑人多昧。
古今佳遁情,可在此庵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离开天台后,在吴下庵居的生活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居环境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一昨离天台,事事皆不会”,表达了诗人离开天台后的迷茫与不适应,暗示了对过去生活的一种怀念或失落感。接着,“西风信杖藜,吹落齐关外”以自然景象起兴,借西风和杖藜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同时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主人新卜筑,林塘倏苍荟”描绘了庵居周围环境的生机勃勃,新主人的精心布置使得林塘显得更加苍翠繁茂,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埤堄隐周遭,市声隔繁碎”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庵居远离尘嚣的特点,突出了其宁静与避世的意境。
“出门与入门,朝昏随向背”描述了庵居生活的日常节奏,与外界的联系仅限于早晚的进出,进一步强化了与世隔绝的氛围。
“浮图一两尖,云际忽相对”中的“浮图”指的是佛塔,这一句描绘了庵居周围的佛塔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色彩。
“雁阵拽如绳,鸦唤斜阳队”通过雁阵和乌鸦的动态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
“有僧来扣门,路跨田翁耒”描绘了僧人来访的情景,与农夫耕作的场景形成对比,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共处。
“人应笑我疏,我笑人多昧”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以及对自身选择的坚定与自信。
最后,“古今佳遁情,可在此庵内”总结了诗人对庵居生活的喜爱与向往,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找到古今皆有的避世之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庵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追求与感悟,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越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