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蕤低映郁金裳,昨夜千门万户凉
出处:《次韵高似之秘书谢薛书记七月二十七日早桂》
宋 · 苏泂
翠蕤低映郁金裳,昨夜千门万户凉。
蟾小未禁仙掌露,犀寒先透玉墀霜。
唤回临水登山意,恼乱薰天扑地香。
岁岁为花愁不彻,雅歌欲和底成章。
蟾小未禁仙掌露,犀寒先透玉墀霜。
唤回临水登山意,恼乱薰天扑地香。
岁岁为花愁不彻,雅歌欲和底成章。
拼音版原文
翻译
翠绿的藤蔓低垂映照着金黄色的衣裳,昨晚的千家万户都感受到一丝凉意。小小的月亮抵挡不住仙人掌上的露珠,犀角的寒气穿透了玉石台阶上的霜冻。
唤起我临水登山的兴致,却让浓郁的香气扰乱了心情。
每年我都为这些花朵的盛开而忧虑,想要谱写出一首优雅的歌曲却又不知如何下笔。
注释
翠蕤:翠绿的藤蔓。郁金裳:金黄色的衣裳。
蟾小:指月亮。
仙掌露:神话中仙人掌上的露珠,象征纯洁或清凉。
犀寒:犀角的寒意。
玉墀霜:玉石台阶上的霜冻。
临水登山:泛指游览山水。
薰天扑地香:形容香气浓郁。
愁不彻:忧虑不止。
雅歌:高雅的歌曲。
底成章:如何完成诗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晨景的画面。"翠蕤低映郁金裳"中,"翠蕤"指的是树木繁茂的样子,它们的叶子在阳光下呈现出淡绿色,像是低垂着一件件华丽的金丝织物。这两句描绘了秋天早晨的一片冷清景象。
接下来,"昨夜千门万户凉"表达了一种深夜之后的清凉感受。"蟾小未禁仙掌露"中的"蟾"指的是月亮,"小"则意味着月光尚且微弱,而"仙掌露"则是指神仙手中所持之露水,这里比喻为晨露。"犀寒先透玉墀霜"进一步强化了冷清的氛围,其中"犀"形容寒气的锐利,"玉墀"则是古代宫殿前的台阶,这里用来形容被白霜覆盖的景象。
第三句"唤回临水登山意"中,“唤”有召唤之意,这里的“唤回”可能是在呼唤着某种心境或情感的回归,而“临水登山”则是表达一种向往自然、逃离尘世的心情。第四句"恼乱薰天扑地香"中的"恼乱"形容心绪纷乱,"薰"字有烧灼之意,这里用来形容香气的浓郁与混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和花事的感慨。"岁岁为花愁不彻"中的“岁岁”即年复一年,"为花愁"则是因为花朵而生的忧虑,而"不彻"意味着这种忧虑无法消散。而"雅歌欲和底成章"则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优美的歌声来完成一首完整的诗篇。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早晨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悟,以及对于岁月流逝和个人情愫的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