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人古道今犹在,唤醒人间乌哺心
出处:《青草孝贻祠堂和张子翼韵》
明 · 梁必强
耳外无闻车马音,白云长护宇垣深。
心田远接槐三叶,手泽长存桂一林。
课子才名齐北斗,承家礼教重南金。
照人古道今犹在,唤醒人间乌哺心。
心田远接槐三叶,手泽长存桂一林。
课子才名齐北斗,承家礼教重南金。
照人古道今犹在,唤醒人间乌哺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庄重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孝贻祠堂的氛围与精神内涵。首联“耳外无闻车马音,白云长护宇垣深”以静谧的环境开篇,用“车马音”的消失和“白云”的守护,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超凡脱俗的意境,暗示了祠堂内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颔联“心田远接槐三叶,手泽长存桂一林”运用象征手法,将心田比作连接三叶槐树的心灵之地,寓意深厚的情感与智慧的传承;“手泽长存桂一林”则以“手泽”(指先人的遗泽)比喻先人的智慧与德行,如同桂树一般长久地留存于后人心中,象征着家族文化的延续与光大。
颈联“课子才名齐北斗,承家礼教重南金”赞美了祠堂内的教育与家风,强调了对子女才学的培养与品德的熏陶,将之与北斗星和南金相提并论,寓意着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卓越的才能如同星辰般璀璨,是家族传承的重要基石。
尾联“照人古道今犹在,唤醒人间乌哺心”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古代传统美德的敬仰与传承,以及对后人内心深处那份对家族、对传统的深深依恋与认同的呼唤。通过“古道”与“乌哺心”的形象,诗人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并传承家族的文化与道德遗产,激发了读者对于家族责任与社会伦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孝贻祠堂的庄严与肃穆,更深刻地探讨了家族文化、教育与道德传承的主题,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家族荣誉、社会责任及个人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