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世岂应遗烛武,暮年安可傅长沙
平世岂应遗烛武,暮年安可傅长沙。
为邻幸赐千金诺,进德相期一篑加。
欲泛五湖观浩渺,兴来还可共浮槎。
注释
弹铗:古代剑客表示不满或求仕的典故,比喻叹息怀才不遇。赋子:诗人给予的赞美或感慨。
烛武:春秋时期郑国的老臣,以口才闻名,此处借指有才能但被忽视的人。
长沙:古代楚国地名,此处可能象征高位或重要职位。
千金诺:重大的承诺,形容信守承诺的价值。
一篑加:一筐土的增加,比喻微小的进步,也暗示期待更大的成就。
五湖:泛指大湖,古人常用以象征广阔的天地或自由的生活。
浮槎:古代传说中的木筏,此处指泛舟或遨游。
翻译
无论如何都该感叹没有归宿,就像诗人常有的感慨。在太平盛世怎能遗漏像烛之武那样的人才,垂暮之年又怎能去担当长沙太守的重任。
有幸成为邻居,你曾许下千金之诺,期待你的品德更上一层楼。
我想要泛舟五湖欣赏那广阔的景象,兴致来时还能与你一同乘槎遨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宰的作品,名为《和汤叔永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慨与期许。
“底须弹铗叹无家”,开篇即刻画出一种漂泊无依的情景,“底”可能指的是船底,“铗”则是古代船上的铁钩,诗人以此比喻自己如同无根的船只,在人生的海洋中漂浮。这里“叹无家”表达了诗人对稳定生活的渴望和对流离失所的感慨。
“自有诗人赋子嗟”,接下来,诗人转向文学创作寻找安慰,这里“自有”暗示着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诗人赋子嗟”则显示了诗人通过写诗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和对现实的不满。
“平世岂应遗烛武,暮年安可傅长沙”,这里的“平世”指的是太平盛世,而“遗烛武”则是说在这样的时代中仍有遗忘历史教训的可能,“暮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晚年能够像古代圣贤那样留下美名的渴望。长沙即今湖南长沙,是古代贤臣屈原的故乡,屈原以忠诚著称,最终投江自尽。这里“傅长沙”则是诗人希望能效仿屈原那样的高尚品格。
“为邻幸赐千金诺,进德相期一篑加”,此处诗人表达了对朋友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愿望,“为邻幸”指的是与邻里之交相互庆贺,“赐千金诺”则是比喻性的表示彼此间深厚的情谊。接着“进德相期一篑加”,表明了诗人希望在品德上能够不断提升,同时也期待朋友们能共同进步,像是在堆土成山一样,一层又一层地积累。
最后,“欲泛五湖观浩渺,兴来还可共浮槎”,诗人表达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朋友间情谊的坚持。“五湖”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几个著名湖泊,这里可能是泛指各种大自然景观。诗人希望能在这些美丽的地方游览,领略浩瀚之美。同时,“兴来还可共浮槎”,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心情激扬时能够与朋友们一同出行,就像乘坐小船一样,在波涛中前进。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的感慨、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美好的向往,展示了一位宋代士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