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子德,稽首望宸光
出处:《庚戌三日即事》
明 · 黄淳
地僻烟霞古,心閒岁月长。
道人谈白石,孺子歌沧浪。
洗竹惊猿鹤,惜花胜稻粱。
太平天子德,稽首望宸光。
道人谈白石,孺子歌沧浪。
洗竹惊猿鹤,惜花胜稻粱。
太平天子德,稽首望宸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画卷。首句“地僻烟霞古”,点明了环境的幽静与历史的久远,烟霞二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也暗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接着,“心閒岁月长”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时间流逝的独特感受,岁月长不仅是时间的漫长,更是心灵的悠远。
“道人谈白石,孺子歌沧浪”两句,通过道人与孩童的不同行为,展现了不同年龄、身份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所体现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道人谈论白石,可能是在探讨自然之理或修行之道,而孩童则以歌咏沧浪,展现了一种纯真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洗竹惊猿鹤,惜花胜稻粱”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情感投射。洗竹之举,既是对竹子的爱护,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惊动了猿鹤,更显出这份爱护之情的深沉。惜花胜于稻粱,则是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置于物质生活的之上,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最后,“太平天子德,稽首望宸光”两句,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繁荣、君主的德行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盛世的颂扬和对君主的敬仰。这里的“宸光”通常指帝王的威严与光辉,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国家稳定、君主英明的深切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心系天下的情怀,以及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