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远地偏如靖节,江湖处处是斜川
出处:《次韵苗彦先题薛献可新居四首 其三》
宋 · 林季仲
西山拿得落檐前,飞翠侵帘夕更妍。
心远地偏如靖节,江湖处处是斜川。
心远地偏如靖节,江湖处处是斜川。
注释
西山:指代远处的山脉。落檐前:靠近屋檐,视野所及之处。
飞翠:飞翔的绿色,形容翠色欲滴的山峦。
侵帘:侵入帘幕,形容景色美丽得仿佛要穿透帘子。
夕更妍:傍晚时分更加美丽。
靖节:陶渊明的字,这里指代隐居生活。
江湖:泛指广阔的自然环境或人世间。
斜川:陶渊明的诗《归去来兮辞》中提到的河流,象征田园生活。
翻译
西山的美景映入眼帘,傍晚时分翠色更显娇艳。心境超脱,身处偏远之地仿若陶渊明,世间每一处江河湖海都像他的斜川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西山拿得落檐前",形象生动,仿佛西山之景被轻轻揽入屋檐之下,展现了新居选址的自然之美。"飞翠侵帘夕更妍",翠色随着夕阳的余晖映照,透过帘幕,显得更加动人,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美好的傍晚氛围。
诗人接着以陶渊明(靖节先生)自比,表达了心境的超脱与宁静。"心远地偏",表明诗人虽处偏远之地,但内心世界却远离尘嚣,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宁静。"江湖处处是斜川",暗指诗人将自然的山水视作自己的心灵归宿,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感受到斜川般的恬淡与诗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以及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追求。林季仲的笔触细腻,意境深远,展现出宋代文人雅士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