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怀今日都消尽,坐待林灯照暝昏
出处:《晨过社园将夕乃归》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国事身谋两不言,朝暾来此对风轩。
经秋树似陈人在,委地枝为众鸟屯。
已著霜花近重九,旧过茶社有寒暄。
馀怀今日都消尽,坐待林灯照暝昏。
经秋树似陈人在,委地枝为众鸟屯。
已著霜花近重九,旧过茶社有寒暄。
馀怀今日都消尽,坐待林灯照暝昏。
注释
国事:国家大事。身谋:个人打算。
朝暾:清晨阳光。
风轩:风轩(屋外的凉亭或窗前)。
陈人:老朋友。
众鸟屯:鸟儿栖息。
霜花:霜花(指秋天的霜)。
重九: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茶社:茶馆或聚会的地方。
寒暄:闲聊、寒暄。
消尽:消散。
坐待:静坐等待。
林灯:林中的灯火。
暝昏:黄昏。
翻译
国家大事和个人打算都不多言,清晨阳光照进这风轩。经历了秋天,树木如同老朋友般,落叶堆积,鸟儿们栖息其中。
接近重阳节,霜花满枝,想起过去在茶社的寒暄时光。
今日的心情已经全部消散,只静坐等待夜幕降临,林中灯火照亮黄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日的早晨前往某个社园,至傍晚才返回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
"国事身谋两不言"表明诗人对国家大事和个人隐私都不愿多说,而是选择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和慰藉。"朝暾来此对风轩"则描绘了早晨的阳光照耀着这片地方,诗人面对着清新的风景。
接下来的两句"经秋树似陈人在,委地枝为众鸟屯"生动地展示了秋天的景象。树木在秋季变得枯萎,如同久居此地的老者,而低垂的枝条则成为众多小鸟栖息的地方。
"已著霜花近重九"描述了初冬时节,霜花即将到来的场景,而"旧过茶社有寒暄"则表明诗人曾经在这个茶社里体验到了温暖的交流和友情,但现在却感受到了一丝凉意。
最后两句"馀怀今日都消尽,坐待林灯照暝昏"表达了诗人将所有的忧愁都抛诸脑后,在自然中找到了宁静。傍晚时分,他坐在林间等待着那些点亮夜空的火光,这些火光不仅照亮了环境,也照进了他的内心,带来了温暖和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在忙碌生活中的片刻自我放松和情感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