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重阳且喜馀三日,莫采黄花尽一丛全文

重阳且喜馀三日,莫采黄花尽一丛

出处:《生日客韶阳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日何妨九日同,天将令节属陶公。
重阳且喜馀三日,莫采黄花尽一丛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生日客韶阳作(其六)》。在诗中,屈大均以一种轻松而富有哲理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和节日的感悟。

首句“五日何妨九日同”,以“何妨”二字开篇,展现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豁达态度。这里的“五日”与“九日”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日子,通过对比,诗人似乎在说,无论是五日还是九日,都可以成为庆祝和享受的时刻,不必拘泥于特定的日子。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的灵活运用。

接着,“天将令节属陶公”一句,借用了东晋时期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故事,暗示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生日也能像陶公那样,被自然和天地赋予特殊的意义。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陶渊明的敬仰,也寄托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充满诗意的愿望。

“重阳且喜馀三日,莫采黄花尽一丛”则是对重阳节的描绘。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喜爱,同时也提醒人们在享受节日的同时,要适度,不要过度采集菊花,破坏自然生态。这既是对自然的尊重,也是对生活的智慧指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时间的深刻理解。它不仅是一首生日诗,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充满生活智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