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犛牛不执鼠,野性长在山全文

犛牛不执鼠,野性长在山

宋 · 吴泳
虬龙能负熊,行雨云霄间。
犛牛不执鼠,野性长在山
才者常苦劳,拙者常得閒。
静中阅物理,役役会有还。
所以陶徵君,猛歇名利关。
书不求甚解,褐不求常完。
是中有真意,此外无戚颜。
怀哉千载人,卷书一长叹。

注释

虬龙:古代神话中的龙,这里指强大有力的生物。
负:背负。
犛牛:一种大型牛类,性情温顺。
野性:原始的、不受约束的性格。
才者:有才能的人。
拙者:笨拙的人。
物理:事物的道理或规律。
陶徵君:陶渊明,东晋时期著名诗人,号徵君。
书不求甚解:读书不拘泥于字面意思,注重领悟。
褐:粗布衣。
戚颜:忧虑或悲伤的表情。
怀哉:怀念啊,感慨之意。
卷书:书籍,这里指代学问或知识。

翻译

蛟龙能够背负熊,在云端行雨。
犏牛不会抓老鼠,它的野性永远在山林。
有才能的人常常辛苦劳累,笨拙的人却常常得到闲暇。
在宁静中洞察事物的本质,忙碌终会有所收获。
这就是陶渊明为何选择远离名利的原因。
读书不必深究每个字义,穿着粗布衣裳也不必追求完美。
这其中蕴含着真实的意蕴,除此之外没有忧虑和悲伤。
感叹千年之前的贤人,面对书籍只能发出一声长叹。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吴泳的作品,名为《九日閒居读陶诗有怀(其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生活态度的诗篇。

首句“虬龙能负熊,行雨云霄间”用了比喻的手法,通过形象生动的虬龙和熊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中强者与弱者的共存,暗示了一种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

接下来的“犛牛不执鼠,野性长在山”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即使是猛兽也不去干扰小动物,每个生命都能保持自己的本性,体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念。

第三句“才者常苦劳,拙者常得閒”则道出了一个社会现象,那就是有才能的人往往辛勤工作而不轻易得到休息,而能力较弱或不被重视的人反倒可能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这句话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静中阅物理,役役会有还”表达了诗人在宁静的环境中观察事物规律,认为即使是繁忙的工作最终也会有所回报。这里的“役役”表现了一种对勤劳生活态度的肯定。

以下几句“所以陶徵君,猛歇名利关。书不求甚解,褐不求常完。”则是诗人对于古代诗人陶渊明的崇敬和对待名利的态度。陶渊明以其淡泊明志、归隐田园而闻名。这里,“猛歇”指的是坚决地避开名利之争,而“书不求甚解,褐不求常完”则表达了诗人对待文学创作和物质享受的态度,即不追求过于完美,只愿保持一种自然、真实的生活状态。

最后,“是中有真意,此外无戚颜。怀哉千载人,卷书一长叹”则表达了诗人对陶渊明之所以能够超越时空,被后世所怀念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的一种感慨与敬仰。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古代诗人的崇敬,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价值追求以及对待名利的个人看法。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