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知缘好古,得句旧能诗
出处:《节使少师王公挽诗 其一》
宋 · 李弥逊
家声许史旧,弱冠近天墀。
权出诸公右,官嫌二品卑。
多知缘好古,得句旧能诗。
自怪文开后,风流有此儿。
权出诸公右,官嫌二品卑。
多知缘好古,得句旧能诗。
自怪文开后,风流有此儿。
注释
家声:指家族的声誉。许史:古代的名门望族。
弱冠:二十岁,古代男子成年的年龄。
天墀:皇宫,代指朝廷高位。
权出诸公右:权力超过同僚。
官嫌:觉得官职不够。
二品卑:二品官位被认为较低。
多知:广博的知识。
好古:喜好古代文化。
得句:写诗得句。
旧能诗:早年就擅长诗歌。
文开后:文学风气兴起之后。
风流:风雅,有才华。
此儿:指这位年轻人。
翻译
家族名声源自许史这样的名门,二十岁已接近朝廷高位。他的权力超越了许多官员,但觉得二品官职仍显低微。
他广博的知识源于对古代的热爱,写诗作句早已是他的拿手好戏。
自己都感到惊奇,自从文学风气兴起后,竟有这样风雅的才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为纪念当时的节度使、少师王公而作。诗中表现了诗人对王公在文学上的才能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的文學造诣和自信。
"家声许史旧,弱冠近天墀。" 这两句通过强调王公家族的历史影响力和其青年时期就接近天子的地位,来表达王公的非凡背景和崇高身份。
"权出诸公右,官嫌二品卑。" 说明王公手中的权力甚至超过了一般公侯,而他的官职虽然只是二品,但在他看来却显得过于低微,这两句突出了王公的权势和他的不凡心志。
"多知缘好古,得句旧能诗。" 这两句表明王公广泛地了解古代文献,对古代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研究,而且他自己也擅长作诗,这是对王公文学素养的一种肯定。
"自怪文开后,风流有此儿。" 这句话则表达了诗人李弥逊对于王公在文学上的成就感到惊奇,认为自从王公出现以来,文学界才真正有了高水平的作品,从而强调了王公在当时文学界的地位。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节度使、少师王公的一种颂扬,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文学成就的自信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