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苔野蔓上篱笆,客至多疑不在家
出处:《岁晚书事十首 其一》
宋 · 刘克庄
荒苔野蔓上篱笆,客至多疑不在家。
病眼看人殊草草,隔林迢递见梅花。
病眼看人殊草草,隔林迢递见梅花。
注释
荒苔:长满青苔的。野蔓:野生的藤蔓。
篱笆:乡村的围栏。
客至:有客人来访。
疑:怀疑。
不在家:不在家中。
病眼:因病而视力模糊的眼睛。
殊草草:非常匆忙、粗略。
隔林:隔着树林。
迢递:遥远的样子。
见梅花:看到远处的梅花。
翻译
荒凉的苔藓和野生植物爬满了篱笆,客人来访时常常怀疑主人并不在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深宁静的田园生活景象。开篇“荒苔野蔓上篱笆”,通过对荒废园圃中藤蔓攀爬篱笆的情形,传达出一种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复归,也隐含着主人公的隐居与世隔绝。接下来“客至多疑不在家”则表明尽管有客人到来,但都怀疑主人并不在家中,这从侧面反映了主人公生活的隐逸与宁静。
第三句“病眼看人殊草草”,这里的“病眼”并非真正的视力疾病,而是指一种审美疲劳或是一种心境,如同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眼前百物皆新鲜”,都是诗人特有的感受。主人公在这种状态下看待周围的一切,包括人,都变得模糊不清,就像看草木时难以分辨其真实面貌一样。
最后一句“隔林迢递见梅花”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境。诗人通过树林的缝隙看到远处的梅花,梅花在这里象征着高洁和坚守自我,不为世俗所动摇。这也正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写照——即使身处寂寥之地,也能保持自己精神上的独立和清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勾勒出一种超脱尘嚣、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