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草垂书带身先隐,花满诗筒鬓未苍全文

草垂书带身先隐,花满诗筒鬓未苍

明 · 黄衷
白涧红桃旧隐堂,风流仍道自河阳。
草垂书带身先隐,花满诗筒鬓未苍
龙性九渊神变化,凤毛千仞见文章。
南峰佳气年年别,合貌崔嵬映宠光。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形象,通过对隐居环境的细腻刻画和对隐士个人品质的赞美,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首句“白涧红桃旧隐堂”以自然美景开篇,暗示隐士所处之地环境清幽,桃花盛开,白涧潺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风流仍道自河阳”一句,借由“河阳”这一地名,进一步强调了隐士的风雅与高洁,仿佛他身上流淌着历史文人的风骨。

“草垂书带身先隐,花满诗筒鬓未苍”两句,通过具体的物象——垂草如书带、花满诗筒,以及未见白发的鬓角,生动地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状态:他以读书为乐,以诗歌抒怀,虽已年长但精神不衰,保持着青春的活力与激情。这种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正是隐士人格魅力的体现。

“龙性九渊神变化,凤毛千仞见文章”则运用了龙与凤的象征,分别代表隐士的智慧与才华。龙在深海中变化莫测,象征着隐士深藏不露的智慧;凤之羽毛高耸入云,象征其才华横溢,文章斐然。这两句不仅赞美了隐士的内在品质,也表达了对其未来成就的期待与祝福。

最后,“南峰佳气年年别,合貌崔嵬映宠光”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天地,南峰之上,佳气缭绕,每年都有不同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隐士生活的一种隐喻。合貌崔嵬,意指隐士与山川同在,形象高大,其品德与才华如同山岳一般,光照四方,令人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环境、个人品质及未来展望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