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痛俱烬,鲸鲵脱诛烹
孟德老且死,不见奸业成。
乃知朝无人,谁惮百公卿。
一夫能仗节,介然屹长城。
忠义国所托,安危与之并。
吾于文举见,坐折奸邪萌。
谁能搏猛虎,乃用尺箠婴。
义气横宇宙,不烦尺寸兵。
悲哉天所坏,一木难扶倾。
枭鸾不两立,夫子安得生。
中原竟分裂,三姓鼎足争。
当知千载后,高名独峥嵘。
使君定不凡,论友古豪英。
作堂追馀烈,岂祇求空名。
废卷屡叹息,孤忠谁发明。
玉石痛俱烬,鲸鲵脱诛烹。
嗟余志谬懦,怒发犹冲缨。
九原不可作,涕泪徒纵横。
鉴赏
此诗《寄题北海文举堂》由宋代诗人苏过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和对忠诚、正义的颂扬,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命运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首句“巨君窃汉玺,如取鸿毛轻”以夸张手法描绘了权臣篡位的轻而易举,暗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接着,“孟德老且死,不见奸业成”则表达了对曹操晚年未见其阴谋得逞的讽刺,暗含对历史进程的无奈与感慨。
“乃知朝无人,谁惮百公卿”一句揭示了朝廷中缺乏贤良之士,即便是面对众多高官,也无人敢于站出来对抗邪恶势力。随后,“一夫能仗节,介然屹长城”赞扬了单个忠贞之士能够成为抵御邪恶的坚固屏障,体现了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肯定。
“忠义国所托,安危与之并”强调了忠义对于国家存亡的重要性,忠臣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诗人通过“吾于文举见,坐折奸邪萌”表达了对文举(可能指曹操)的批判,认为他未能彻底铲除邪恶,坐视奸邪滋生。
“谁能搏猛虎,乃用尺箠婴”形象地比喻了如何应对强大的敌人,即使使用微小的力量也能发挥巨大作用,强调了智慧与勇气的重要性。接下来,“义气横宇宙,不烦尺寸兵”进一步强调了正义力量的强大,无需武力就能震慑邪恶。
“悲哉天所坏,一木难扶倾”感叹了天命的不可逆转,即使一人之力也无法挽回大局。诗人通过“枭鸾不两立,夫子安得生”表达了对道德与邪恶对立的深刻理解,指出在这样的环境下,正直之人难以生存。
“中原竟分裂,三姓鼎足争”回顾了历史上的分裂局面,三国鼎立的局面,反映了复杂的政治局势和人性的多面性。最后,“使君定不凡,论友古豪英”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赏,希望他们能在乱世中展现出非凡的才华。
“作堂追馀烈,岂祇求空名”表明诗人希望通过建造文举堂来纪念先贤的功绩,不仅仅是追求虚名,而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他们的精神。诗人“废卷屡叹息,孤忠谁发明”表达了对历史中孤忠之士的敬仰,以及对他们事迹未能得到充分传扬的遗憾。
“玉石痛俱烬,鲸鲵脱诛烹”以玉石和鲸鲵的比喻,表达了对无辜者遭受苦难的同情,以及对邪恶势力得以逃脱惩罚的愤怒。最后,“嗟余志谬懦,怒发犹冲缨”诗人自省自己的志向与行动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道德、忠诚、正义等主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