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骊珠颗颗犹自圆,鲸背茫茫竟何处全文

骊珠颗颗犹自圆,鲸背茫茫竟何处

明 · 王世贞
孙郎气压任公子,欲截长虹作钩使。
帝忧三岛逐浪翻,不遣神鳌受其饵。
归来却作王弘之,无鱼可卖称渔师。
洞庭黏天八百里,处处轻舠系酒旗。
人间限满不肯住,忽逐琴高上天去。
骊珠颗颗犹自圆,鲸背茫茫竟何处
蹇余欲探桃花津,水远山长愁与论。
椒浆但熟且须酹,有子解唤芦中人。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挽洞庭渔人孙仲可》是一首悼念孙仲可的挽歌,同时也描绘了孙仲可豪放不羁的性格和他与洞庭湖的深厚联系。首句“孙郎气压任公子”,以战国时期豪侠任公子的典故,赞美孙仲可的豪迈气概。接着,“欲截长虹作钩使”形象地展现了孙仲可的壮志和想象力。

诗中提到“帝忧三岛逐浪翻,不遣神鳌受其饵”,暗示孙仲可的才华和野心让天帝都感到不安,不愿让他轻易成功。然而,孙仲可并未因此放弃,反而回归平凡,成为“王弘之”,以渔夫的身份自得其乐,反映出他的淡泊名利。

“洞庭黏天八百里,处处轻舠系酒旗”描绘了洞庭湖广阔而宁静的景象,孙仲可在此间悠然生活,酒旗飘扬,生活简朴而自在。最后,“人间限满不肯住,忽逐琴高上天去”表达了对孙仲可仙逝的惋惜,以及他超脱尘世的向往。

“骊珠颗颗犹自圆,鲸背茫茫竟何处”运用神话意象,暗示孙仲可的灵魂如骊珠般永恒,但他的身影已不知所踪。结尾处,“蹇余欲探桃花津,水远山长愁与论”,表达了诗人自己对孙仲可的怀念和对逝者无法追寻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既赞扬了孙仲可的个性,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