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林深自无暑,月到更宜夜全文

林深自无暑,月到更宜夜

出处:《题王才叔南馆
宋 · 赵汝燧
南馆著隐士,幽爽似僧舍。
岛红野花繁,岸绿垂杨亚。
人行鸟不惊,客至鹤先迓。
林深自无暑,月到更宜夜
倾樽对贤圣,飞笔追鲍谢。
兴来即散策,无时不得暇。

注释

南馆:南方的馆舍。
隐士:隐居的人。
幽爽:清静凉爽。
僧舍:僧人的住处。
岛红:岛上盛开的红花。
岸绿:岸边翠绿的柳树。
垂杨亚:垂下的柳枝轻拂。
鹤先迓:白鹤先出来迎接。
林深自无暑:树林深处自然凉爽。
鲍谢:鲍照、谢灵运,古代著名诗人。
散策:散步。
暇:空闲时间。

翻译

南方的馆舍隐匿着隐士,清静如同僧人的住所。
岛上野花盛开,岸边杨柳低垂。
行人在其中,连鸟儿也不曾惊扰,客人来访,白鹤先行迎接。
树林深处自然凉爽,月光下夜晚更宜人。
举杯敬贤人圣者,挥毫欲追古人的诗才。
兴致来时便散步,无时无刻不自在。

鉴赏

这首宋诗《题王才叔南馆》是赵汝燧所作,描绘了南馆隐居之地的宁静与雅致。诗人以僧舍为喻,赞美了这里的清幽环境,"岛红野花繁,岸绿垂杨亚"展现出盎然生机和自然之美。人行其中,连飞鸟都不惊扰,客人来访,白鹤似乎预先迎接,体现了隐居生活的恬静与和谐。

"林深自无暑,月到更宜夜"进一步强调了南馆的清凉与夜晚的静谧,仿佛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悠长。诗人在此与贤圣共饮,挥毫泼墨,追慕鲍照、谢灵运等古代文豪的才情,显示出其高雅的志趣和闲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兴来即散策,无时不得暇"表达了诗人随性自在的生活方式,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找到乐趣,享受这份难得的闲暇时光。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卷,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