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平之鸣有若此,何况龙光凤彩扬天衢全文

不平之鸣有若此,何况龙光凤彩扬天衢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卓侯寄我一尺书,细行小字千言馀。
开缄意气溢毫楮,烟云缭绕生吾庐。
鸟翼欲搏南溟浪,剑锋直射牛斗墟。
不平之鸣有若此,何况龙光凤彩扬天衢
伊昔休明代,朝野交驩虞。
公卿折节下韦布,草野高谈皆庙谟。
天南地北未相见,一字若得隋侯珠。
故家文献今未坠,君门累叶名通儒。
况闻忠烈有令祖,月黑归家夜骑虎。
燕山潜邸龙未飞,一流南移真逆睹。
终知神器固天授,不惜麋躯共殉主。
文皇儿戏视方黄,独谓先生言可取。
时殊世易三百年,儿孙尚守高曾矩。
堂开吴越号传经,四方投赠诗盈庭。
吾闻六经之传有明晦,时晦则晦明而明。
壁于秦火出于汉,蝌蚪尽作丝竹声,至今大义如日星。
善传善述必有以,请君为我侧耳听,请君为我侧耳听。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写给卓火传的赠诗,名为《寄赠卓火传传经堂歌》。诗中充满了对卓火传及其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成就的赞美。

诗的开头提到卓火传寄来的一封信,信中包含千言万语,满载着深情厚谊。陈恭尹展开信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豪情壮志如同烟云缭绕,使他的居所也仿佛升腾起云雾,充满生机与活力。他将卓火传的才情比作欲搏击南溟巨浪的鸟翼和直射牛斗墟的剑锋,表达了对其才华的极高评价。

接着,陈恭尹进一步赞扬了卓火传的不平之声,如同龙光凤彩在天空中闪耀,象征其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他回忆起过去休明时代,公卿们对平民的尊重,以及草野间的高谈阔论都与庙堂之谋相呼应。尽管天南地北未能相见,但卓火传的一字之言却如同珍贵的隋侯珠,价值连城。

陈恭尹还提到了卓火传家族的辉煌历史,从先祖到子孙,都是通儒大家。特别提到了忠烈的祖先,即使在月黑之夜,也能骑虎归家,象征着卓家的坚韧不拔和英勇精神。他以燕山潜邸龙未飞的故事,比喻卓火传家族虽未显赫一时,但终将展翅高飞,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最后,陈恭尹引用了文皇(即明朝皇帝)的故事,强调了卓火传家族的忠诚与奉献精神。尽管时代变迁,但卓家的规矩和传统依然得以传承。传经堂作为家族文化的象征,四方之士纷纷投赠,使得诗人的感慨更加深沉。他提醒读者,六经之道有时晦暗不明,但总有其光明之时,就像秦火之后的蝌蚪文字转化为美妙的音乐,至今仍能传达出深远的大义。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卓火传的个人才华和家族荣耀,更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以及对后人传承和发扬光大传统文化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