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拷掠缘何孽,草木同悲无限疑
出处:《暨阳克复渡江纪事八首》
清 · 陈式金
访旧江乡友道夷,仁人遇厄死偏奇。
儒生拷掠缘何孽,草木同悲无限疑。
儒生拷掠缘何孽,草木同悲无限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访问旧友时,对江乡友人遭遇不幸离世的深切哀悼与不解。诗中提到“仁人遇厄死偏奇”,表达了对友人不幸命运的同情和对命运不公的质疑。接着,“儒生拷掠缘何孽”一句,可能暗指友人或其家族因某种冤屈而遭受不公正对待,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不公的主题。最后,“草木同悲无限疑”以自然界的草木共同哀悼,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之死的普遍哀伤与不解,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现象的广泛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手法,反映了对个体命运、社会不公以及人性悲欢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