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妆人道孙娘髻,废飧侬学楚宫腰
出处:《戏为江左变体》
明 · 王世贞
朱雀桁头空系舠,玄武门傍难上潮。
三眠三起人如柳,一年一度鹊为桥。
懒妆人道孙娘髻,废飧侬学楚宫腰。
秦镜照胆那照苦,汉酒消愁怨不消。
三眠三起人如柳,一年一度鹊为桥。
懒妆人道孙娘髻,废飧侬学楚宫腰。
秦镜照胆那照苦,汉酒消愁怨不消。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戏为江左变体(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首联“朱雀桁头空系舠,玄武门傍难上潮”以朱雀桁和玄武门为背景,通过“空系舠”和“难上潮”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空寂与无奈的氛围。朱雀桁头象征着繁华与静谧并存,而空无一物的舟船则暗示着无人问津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玄武门傍难上潮”,则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限制与挑战,潮水难以上岸,暗喻着困难与阻碍。
颔联“三眠三起人如柳,一年一度鹊为桥”将人比作柳树,经历三次生长与凋零的过程,寓意人生的起伏与变化。每年一次的鹊桥相会,则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短暂,同时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转瞬即逝的感慨。
颈联“懒妆人道孙娘髻,废飧侬学楚宫腰”通过“懒妆”和“废飧”描绘了女子的慵懒与寂寞,孙娘髻和楚宫腰则是古代女性美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美的怀念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孤独。
尾联“秦镜照胆那照苦,汉酒消愁怨不消”以秦镜和汉酒为引,秦镜照胆象征着内心的反省与自省,但即使如此,内心的痛苦依旧无法消除;汉酒消愁则表达了借酒浇愁的传统方式,但愁绪并未因此而消散,反而更加深重。这一联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人生苦痛的深切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人物形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