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字疑山月照,耳根声似石泉清
出处:《和徐公子怀公相两岁不得同赏端午韵》
明 · 唐之淳
涨天风雨揽离情,忽得新篇破宿酲。
眼底字疑山月照,耳根声似石泉清。
每经佳节身多客,却忆征途梦亦惊。
艾叶榴花濠上酒,元戎此日共谁倾。
眼底字疑山月照,耳根声似石泉清。
每经佳节身多客,却忆征途梦亦惊。
艾叶榴花濠上酒,元戎此日共谁倾。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诗《和徐公子怀公相两岁不得同赏端午韵》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徐公子在端午节不能相聚的遗憾之情。首句“涨天风雨揽离情”描绘了风雨交加的天气,烘托出离别后的愁绪。诗人因新诗而稍解醉意,但眼中所见字迹仿佛山月映照,清亮如石泉的声音更添寂寥。
接下来,“每经佳节身多客”写出了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自己身处他乡,客居他地,节日里的孤独感油然而生。最后两句“艾叶榴花濠上酒,元戎此日共谁倾”,以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艾叶和榴花装饰的酒,以及濠上的聚会,暗示了对与公相共度节日的美好回忆,同时也表达了对现今无人共饮的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和节日无法团聚的无奈,具有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