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出处:《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
唐 · 岑参
公府日无事,吾徒只是闲。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
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政府机关里每日无事可做,我们这些人清闲无比。野草根部渐渐侵蚀了柱子的基石,青苔的颜色爬上了门闩。
偶尔低头饮水时可见到飞鸟,卷起帘子便能在晴天远眺群山。
新作的诗还未吟咏尽兴,昨晚在梦中又回到了东方的家。
注释
公府:政府机关。日无事:每天没有事务。
吾徒:我们这些人。
只是闲:只有空闲。
草根:野草的根部。
侵:侵蚀。
柱础:柱子下的基石。
苔色:青苔的颜色。
上门关:门上的闩。
饮砚:低头饮水,这里指毛笔在砚台上吸水,比喻文人闲适生活。
时见鸟:时常能见到飞鸟。
卷帘:掀起门帘或窗帘。
晴对山:在晴朗的日子里面对着山景。
新诗:新创作的诗歌。
吟未足:吟诵尚未尽兴。
昨夜:昨天晚上。
梦东还:梦到回到了东方的家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公府日无事,说明工作上的轻松和空闲。"吾徒只是闲"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悠闲的心境。
接下来的两句"草根侵柱础,苔色上门关"用生动形象描绘了一种时间长久、物态演变的景象。草根渗透到建筑的基础,苔藓攀附至门扉,这些细节展示了自然界对人造环境的缓慢占领与侵蚀,同时也暗示了一个静止不动的时间流逝。
"饮砚时见鸟,卷帘晴对山"则转向诗人的日常生活。饮砚,即品味茶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大雅事。在此过程中,诗人偶尔望见飞鸟,这种静谧的画面与其悠闲的心境相得益彰。而卷帘赏心悦目之景,则是诗人在晴朗天气下,对着山色享受自然美景。
最后两句"新诗吟未足,昨夜梦东还"表明诗人的创作热情和对往昔美好记忆的怀念。诗人刚吟咏完一首新诗,但心中仍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昨夜梦中的场景尤为动人。
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和个人情感世界的捕捉,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