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信几回湖外舸,看山何处水边楼
出处:《奉同南坦司空通济桥观月》
明 · 边贡
美人东去忽经秋,坐忆苕溪动别愁。
问信几回湖外舸,看山何处水边楼。
遥怜短鬓风尘暗,可耐长江日夜流。
俯仰少年心万里,梦魂曾伴史迁游。
问信几回湖外舸,看山何处水边楼。
遥怜短鬓风尘暗,可耐长江日夜流。
俯仰少年心万里,梦魂曾伴史迁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首句“美人东去忽经秋”以“美人”象征友人,点明友人离去的时间背景是秋天,营造出一种离别的哀愁氛围。接着,“坐忆苕溪动别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坐在原地,思绪飘向友人所在的苕溪,心中涌起别离的愁绪。
“问信几回湖外舸,看山何处水边楼”两句,通过想象友人在湖外乘船的情景,以及自己在山水间寻找友人的踪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遥怜短鬓风尘暗,可耐长江日夜流”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遥望远方,担忧友人被岁月侵蚀,感叹长江日夜不息,似乎在诉说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
最后,“俯仰少年心万里,梦魂曾伴史迁游”两句,诗人回顾往昔,感慨少年时的心境仿佛还在万里之外,而今只能在梦中追随历史人物司马迁的脚步,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追求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设置,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对时光流转、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