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社东林事已频,曾将妙偈伏龙神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开社东林事已频,曾将妙偈伏龙神。
多金布地来殊国,古木含风不记春。
暑后溪山初过雨,闰馀鳷鹊再临津。
赋诗此日多豪俊,莫笑衰颓白发人。
多金布地来殊国,古木含风不记春。
暑后溪山初过雨,闰馀鳷鹊再临津。
赋诗此日多豪俊,莫笑衰颓白发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文人聚会的情景,展现了当时文人的风雅与情怀。诗中“开社东林事已频”一句,点出了聚会地点为东林寺,暗示了文人们在此地频繁聚会,共同探讨学问、交流思想。“曾将妙偈伏龙神”,则以神话般的描述,表达了文人们通过诗歌、哲学等形式,试图触及宇宙真理,与自然对话的追求。“多金布地来殊国”,描绘了来自不同国家的文人汇聚一堂,共享知识与智慧的场景。“古木含风不记春”,以自然景象喻指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更迭,强调了文人们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坚守传统与文化的决心。“暑后溪山初过雨,闰馀鳷鹊再临津”,通过描绘雨后的溪山景色,以及闰月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充满诗意的氛围,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慨。“赋诗此日多豪俊,莫笑衰颓白发人”,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在场文人才华横溢的赞美,同时也对年老体衰者表示了理解和尊重,体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人文关怀。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文人聚会的盛况,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思考,是明末清初文人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