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人归老,于兹望白云
出处:《张侍郎中隐堂》
宋 · 梅尧臣
畴昔人归老,于兹望白云。
门高知后庆,宾至诵先芬。
草树中园秀,衣冠旧里闻。
宁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
门高知后庆,宾至诵先芬。
草树中园秀,衣冠旧里闻。
宁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畴昔:从前。归老:老去。
于兹:此处。
白云:象征隐逸或远方。
门高:门第显赫。
后庆:家族兴盛。
宾至:宾客到来。
先芬:先祖的美德。
草树:园中的草木。
中园:内园。
秀:生机勃勃。
衣冠:显赫的家族。
旧里:故乡。
闻:声名流传。
宁:宁愿。
江令宅:指代有历史地位的宅院。
寂寞:静寂。
淮濆:淮河之滨。
翻译
从前的人们已老去,我在此处眺望白云。门第高显知家族兴盛,宾客到来诵读先祖美德。
园中的草木生机勃勃,衣冠显赫之地声名远扬。
我宁愿像江令的宅院,静寂地坐落在淮河之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张侍郎中隐堂》。诗中,诗人通过对张侍郎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畴昔人归老"一句,暗示了张侍郎在年迈时选择了归隐,"于兹望白云"则描绘出他悠然自得地望着远方的白云,流露出淡泊名利的高洁情怀。
"门高知后庆",通过高大的门庭,暗示了张侍郎家声之隆,而宾客的到来诵读他的美德,进一步彰显了他的德行。"草树中园秀"描绘了隐居环境的清幽与生机,"衣冠旧里闻"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怀念,如同衣冠楚楚的人物从古老的故乡传来。
最后两句"宁同江令宅,寂寞向淮濆",诗人以江令(晋代名士)的宅第为比,表达出对张侍郎选择的深深理解,宁愿像江令那样在寂寞的淮河边度过,也不愿追求世俗的热闹。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张侍郎的高尚品格和淡泊生活,同时也寄托了诗人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