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观乘夜上,一啸破鸿荒
出处:《和人登泰岱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日观乘夜上,一啸破鸿荒。
元气初生子,天心正用阳。
云霞飞玉女,风雨走秦皇。
再拜苍松树,何因寿许长。
元气初生子,天心正用阳。
云霞飞玉女,风雨走秦皇。
再拜苍松树,何因寿许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攀登泰山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感悟。首句“日观乘夜上”,点明了时间背景——夜晚,以及地点——日观峰,暗示了登山的艰难与壮志。接着“一啸破鸿荒”一句,以“一啸”开山辟路,象征着诗人的豪情与决心,同时也暗含了打破常规、开拓新境之意。
“元气初生子,天心正用阳”两句,运用了道家哲学思想,将自然界的生成与宇宙的运行规律融入其中,表达了对宇宙起源与自然法则的深刻思考。“元气”指原始之气,“天心”代表自然的中心或宇宙的核心力量,“阳”则象征光明与生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初生”与“正用”,展现了自然界从混沌到有序的发展过程。
“云霞飞玉女,风雨走秦皇”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现象赋予了人物的情感与行动,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云霞仿佛是玉女在空中飞舞,而风雨则像是在追赶着古代帝王,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蕴含了历史的厚重感。
最后,“再拜苍松树,何因寿许长”表达了诗人对长寿与永恒的向往,同时通过“苍松树”的形象,寓意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诗人希望像松树一样,即使面对岁月的侵蚀,也能保持生命的活力与坚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还蕴含了对生命、宇宙、历史的哲学思考,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