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声闻一片,四海乐陶镕
出处:《铸剑戟为农器》
清末近现代初 · 薛昂若
田器将何铸,惟须战器供。
剑翻堪利佃,戟更助勤农。
善政同归马,销光拟化龙。
锄云增耒耜,犁雨息烟烽。
牛买升平范,鸥閒里巷容。
颂声闻一片,四海乐陶镕。
剑翻堪利佃,戟更助勤农。
善政同归马,销光拟化龙。
锄云增耒耜,犁雨息烟烽。
牛买升平范,鸥閒里巷容。
颂声闻一片,四海乐陶镕。
鉴赏
这首诗《铸剑戟为农器》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薛昂若所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革与和平愿景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田器”与“战器”的转换为切入点,寓意着从战争到和平、从暴力到农耕文明的转变。
首句“田器将何铸,惟须战器供”,开篇即提出问题,表达了对传统武器制造用途的反思,暗示了从军事装备转向农业生产工具的可能性。接下来,“剑翻堪利佃,戟更助勤农”两句,具体描绘了将剑和戟改造为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工具,既体现了技术的实用性,也蕴含了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
“善政同归马,销光拟化龙”则进一步阐述了通过政治手段促进和平,将战争的破坏转化为建设的力量,如同将金属熔化后铸成龙的形象,象征着从冲突到和谐的转变。这一句不仅富有想象力,也寓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锄云增耒耜,犁雨息烟烽”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在和平环境下,人们不再需要战争的烽火,而是利用农具在云雾缭绕的田野上耕作,象征着社会的安宁与繁荣。这里,“锄云”与“犁雨”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环境的隐喻,强调了和平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
“牛买升平范,鸥閒里巷容”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宁。牛作为农业社会的重要生产工具,其购买象征着社会的稳定与富足;而鸥鸟悠闲地在里巷间飞翔,则是和平与宁静生活的生动写照。
最后,“颂声闻一片,四海乐陶镕”两句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普遍和谐与幸福的赞美之情。这里的“颂声”不仅是对当前美好局面的歌颂,也是对未来更加美好的期待,寓意着整个世界都能享受到和平与繁荣的成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与和平、暴力与农耕的对比,以及对社会变革与和平愿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