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席人期相郑覃,石渠我忝继齐堪
宋 · 周必大
讲席人期相郑覃,石渠我忝继齐堪。
碧琳殿邃同宣召,白玉堂深接笑谈。
寓直敢陪东道主,登高尚想北山南。
洞岩胜集空回首,何日芒鞋许再探。
碧琳殿邃同宣召,白玉堂深接笑谈。
寓直敢陪东道主,登高尚想北山南。
洞岩胜集空回首,何日芒鞋许再探。
注释
讲席人:指有学问的人。期相:期望相见。
郑覃:具体人物名。
石渠:古代学府。
忝继:谦辞,表示自己不配接任。
齐堪:前任的职位或成就。
碧琳殿:宫殿名,可能象征尊贵之地。
邃:深远,深邃。
宣召:皇帝的召唤或命令。
白玉堂:形容宫殿的美称,也可能指朝廷。
寓直:在官署值班。
东道主:宴请客人的主人。
高尚:高尚的隐居生活。
北山南:泛指山水之间,隐居之处。
洞岩:山洞岩石,可能指风景优美的地方。
胜集:美景聚集的地方。
空回首:只能怀念。
芒鞋:草鞋,象征简朴生活。
再探:再次探访。
翻译
期待在讲席上与郑覃相见,我在石渠有幸继承他的职位。在碧琳殿深处,我们一同接受宣召,白玉堂内深入交谈笑声连连。
在官署值勤,我自愧不如主人东道,仰望高处,向往着南山北山的隐逸生活。
回忆起那洞岩胜景,只能空自回首,何时能再次穿上草鞋探访呢?
鉴赏
这首宋诗是周必大所作,表达了诗人与馆中同仁一同参与郑覃讲席活动未能出席的遗憾,以及对邦衡侍郎邀请的回应。诗中提到碧琳殿和白玉堂,暗示了宫廷的雅致环境,体现了诗人与同僚在学术氛围中的交流。诗人自谦地表示不敢以东道主身份陪伴,但心中向往着高雅的学问,如同北山南麓的隐逸生活。最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美好聚会,期盼有一天能再次穿上芒鞋,重游南山真珠园,流露出对学术与自然之美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文笔流畅,展现了宋代士人的学识风范和对学术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