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君独不然,每恨无书贫
出处:《跋杨中斋诗词集》
宋末元初 · 王义山
江西派已远,后来无闻人。
许大能诗声,来自浙之滨。
奚奴背锦囊,马蹄踏青春。
来派江西诗,风月浩无垠。
翩翩佳公子,皆绮纨其身。
惟君独不然,每恨无书贫。
胸中国子监,所积皆轮囷。
把酒读君诗,一字一精神。
句里带梅香,不涴半点尘。
家本住孤山,和靖与卜邻。
吾闻诗之天,不在巧与新。
纤秾寄淡泊,清峭寓简淳。
古律尤崛奇,可与子建亲。
此诗实兼之,体具众美纯。
载哦长短篇,音节中韶钧。
少游词如诗,二者皆逼真。
再拜卷锦还,愿言宝所珍。
许大能诗声,来自浙之滨。
奚奴背锦囊,马蹄踏青春。
来派江西诗,风月浩无垠。
翩翩佳公子,皆绮纨其身。
惟君独不然,每恨无书贫。
胸中国子监,所积皆轮囷。
把酒读君诗,一字一精神。
句里带梅香,不涴半点尘。
家本住孤山,和靖与卜邻。
吾闻诗之天,不在巧与新。
纤秾寄淡泊,清峭寓简淳。
古律尤崛奇,可与子建亲。
此诗实兼之,体具众美纯。
载哦长短篇,音节中韶钧。
少游词如诗,二者皆逼真。
再拜卷锦还,愿言宝所珍。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义山所作,题为《跋杨中斋诗词集》。王义山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江西派诗风的怀念,以及对后世无人能继承这一诗派的遗憾。他提到自己欣赏许大能的诗歌,许的诗作来自浙江之滨,带有豪放而又不失清新的风格。诗中还描绘了奚奴背负锦囊、马蹄踏青春的生动场景,展示了江西派诗词的风流。
王义山赞美杨中斋(即杨公子)的诗作,如同翩翩佳公子们所穿戴的华丽衣饰一样,每一句诗都充满了精神和韵味。诗人自己却感到遗憾,因为他虽然胸怀壮志,但由于贫困而无法有更多的书籍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接下来,王义山描述了家中住在孤山,与和靖、卜邻为邻的情形。他认为真正的诗歌天赋并不在于巧妙或新奇,而是在于清淡、简洁。古律之美尤其显著,是可以与古代诗人子建相比肩的。王义山认为杨中斋的诗作实实在在于兼具众多美好,长短句皆宜,音节和谐。
最后,他提到少游(即杨公子的另一身份)的词作同样如诗一般地逼真,并且表达了希望再次拜读这卷珍贵的诗集的愿望。整首诗不仅展现了王义山的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也透露出他对当时诗坛状况的感慨以及对优秀诗词传承的殷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