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葛唐巾白苧裘,扫庭终夕共淹留
出处:《酒边赠朱处士》
宋末元初 · 白珽
乌葛唐巾白苧裘,扫庭终夕共淹留。
醉中谈论心犹壮,老去歌欢泪亦流。
对客呈诗如献佛,课儿收橘当封侯。
明年好理西风棹,重约三吴烂漫游。
醉中谈论心犹壮,老去歌欢泪亦流。
对客呈诗如献佛,课儿收橘当封侯。
明年好理西风棹,重约三吴烂漫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乌葛唐巾:一种古代的头巾。白苧裘:白色的苎麻制成的皮衣。
扫庭:打扫庭院。
淹留:长时间停留。
醉中:喝醉的时候。
心犹壮:内心仍然充满豪情壮志。
歌欢:唱歌欢快。
泪亦流:眼泪也会流下。
对客:对着客人。
献佛:像献给佛祖一样尊敬。
课儿:教导孩子。
收橘:摘取橘子。
封侯:期望获得封赏或功名。
明年:来年。
西风:秋风。
棹:划船。
三吴: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包括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
烂漫游:尽情游玩。
翻译
身着乌葛唐巾和白苎皮衣,夜晚在庭院中长久停留。即使醉酒中谈话,内心依然激昂,年老唱歌也泪流不止。
对着客人吟诗如同敬奉佛祖,教孩子摘橘子以期望封侯。
来年准备乘船游览西风,再次相约在三吴之地畅游无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寒冷的季节与友人共同度过悠闲时光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
"乌葛唐巾白苧裘,扫庭终夕共淹留。" 这两句通过描述寒冷的冬日里两人穿着厚重的衣物,一起在院子里清扫落叶的情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醉中谈论心犹壮,老去歌欢泪亦流。" 诗人通过酒宴中对话的场景,表达了即便年事已高,但内心仍旧保持着当年的激情和志向,同时也流露出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对客呈诗如献佛,课儿收橘当封侯。" 这两句则展示了诗人通过诗歌与友人的交流,如同供奉神佛一般虔诚和严肃,而“课儿收橘当封侯”则是比喻诗人教导后代要像收集果实一样积累知识,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功成名就。
"明年好理西风棹,重约三吴烂漫游。" 诗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计划,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像驾驭舟船一样掌握生活的方向,同时也期待着与朋友重聚,一同进行一次悠长而自由的旅行。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