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虽随时,芬馨无终始
出处:《送李子蓝》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日馀尚幽独,夙昔卧林水。
兰生自无人,岂敢怨泥滓。
在春兰则黄,在秋兰则紫。
颜色虽随时,芬馨无终始。
岁寒寡所期,邂逅得吾子。
峨峨武林彦,奕奕文章美。
光掩南海珠,价重凤凰子。
知音亦复希,萧然返乡里。
时无战国雄,黄金斗游士。
且复怀短长,以待人求己。
相送郁江湄,殷勤问行李。
重来不可谖,故人望玉趾。
兰生自无人,岂敢怨泥滓。
在春兰则黄,在秋兰则紫。
颜色虽随时,芬馨无终始。
岁寒寡所期,邂逅得吾子。
峨峨武林彦,奕奕文章美。
光掩南海珠,价重凤凰子。
知音亦复希,萧然返乡里。
时无战国雄,黄金斗游士。
且复怀短长,以待人求己。
相送郁江湄,殷勤问行李。
重来不可谖,故人望玉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送李子蓝》。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才华的赞赏。
首句“日馀尚幽独,夙昔卧林水”描绘了友人李子蓝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孤独之美。接着“兰生自无人,岂敢怨泥滓”运用兰花自比,表达即使身处污浊环境也不愿抱怨,保持高洁品质的决心。
“在春兰则黄,在秋兰则紫。颜色虽随时,芬馨无终始。”通过描述兰花随季节变化而改变颜色,但其香气永不消逝,象征着李子蓝才华横溢,无论何时都能展现出卓越的风采。
“岁寒寡所期,邂逅得吾子”表达了诗人与李子蓝相遇的惊喜与珍惜之情。接下来“峨峨武林彦,奕奕文章美。光掩南海珠,价重凤凰子”高度赞扬了李子蓝的才华,将其比作珍贵的宝石与凤凰之子,强调其价值非凡。
“知音亦复希,萧然返乡里”表达了对知音难遇的感慨,以及对李子蓝回归家乡的不舍。最后“时无战国雄,黄金斗游士。且复怀短长,以待人求己”借战国时期的故事,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缺乏真正英雄的无奈,同时也鼓励自己要保持自我,等待时机。
“相送郁江湄,殷勤问行李”描绘了诗人亲自送别李子蓝的情景,体现了深厚的友情。“重来不可谖,故人望玉趾”表达了对李子蓝再次来访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李子蓝的赞美与送别,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才华的推崇,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