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悟身同不繫舟,借栖禅室扁浮休
出处:《浮休室为颖上人赋》
明 · 史谨
自悟身同不繫舟,借栖禅室扁浮休。
眼中生死轻如叶,世上荣枯信若沤。
金谷已闻樵牧唱,苏台终见鹿麋游。
几番醉坐三生石,天地为棺总不忧。
眼中生死轻如叶,世上荣枯信若沤。
金谷已闻樵牧唱,苏台终见鹿麋游。
几番醉坐三生石,天地为棺总不忧。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史谨的《浮休室为颖上人赋》描绘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感悟。首句“自悟身同不繫舟”以舟无系绳比喻自身漂泊不定,暗示了对世间束缚的超脱意识。次句“借栖禅室扁浮休”表达了诗人选择在禅室中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第三句“眼中生死轻如叶”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看淡生死的态度,视之如过眼云烟,极其轻盈。第四句“世上荣枯信若沤”则强调世事的无常,如同江河中的泡沫,转瞬即逝。
第五、六句“金谷已闻樵牧唱,苏台终见鹿麋游”通过历史典故,寓言般地展现了自然与世事变迁,即使曾经繁华如金谷园、苏台也难免被岁月侵蚀,只有自然的生灵依然自在。
最后两句“几番醉坐三生石,天地为棺总不忧”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即使醉眠于三生石,面对天地之大,也能坦然处之,无惧死亡。
整首诗以禅意和历史典故交织,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观,以及对生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