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门当浦岸,潮水入田园
出处:《送池月上人住滘溪精舍》
明 · 释古毫
知师常习静,不欲市廛喧。
自辟精庐隐,相连野老村。
竹门当浦岸,潮水入田园。
对此幽栖事,无妨寄一言。
自辟精庐隐,相连野老村。
竹门当浦岸,潮水入田园。
对此幽栖事,无妨寄一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选择远离尘嚣,于宁静之地修行的生活状态。首句“知师常习静,不欲市廛喧”点明了僧人的性格与追求,他偏好宁静,不愿被世俗的喧嚣所打扰。接着,“自辟精庐隐,相连野老村”描述了僧人自己开辟一处静谧的居所,与周围的乡村相接,隐匿于自然之中,与世隔绝。
“竹门当浦岸,潮水入田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之美,竹门对着岸边,潮水滋润着田园,生动展现了僧人居住地的自然风光。最后,“对此幽栖事,无妨寄一言”表达了对僧人生活方式的赞赏与敬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这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及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认同与赞美,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双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