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寺晓钟依谷响,野僧夕照带瓢还
出处:《望海东峙》
明 · 刘侨
矗矗巍峰染黛烟,层崖千丈泻飞泉。
晴光海色浮天外,掩映山容落几前。
古寺晓钟依谷响,野僧夕照带瓢还。
芙蓉峭削凌空翠,撑住东方半壁天。
晴光海色浮天外,掩映山容落几前。
古寺晓钟依谷响,野僧夕照带瓢还。
芙蓉峭削凌空翠,撑住东方半壁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方山峦壮丽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静谧之美。首句“矗矗巍峰染黛烟”以“矗矗”形容山峰之高耸,“巍”则强调其雄伟,“黛烟”则是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
“层崖千丈泻飞泉”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瀑布的壮观,千丈悬崖之上,泉水奔腾而下,形成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接着,“晴光海色浮天外,掩映山容落几前”,阳光与海水的光芒仿佛在天边交汇,又似乎映照在山的轮廓上,展现出一种和谐而壮丽的自然景观。
“古寺晓钟依谷响,野僧夕照带瓢还”两句则转而描绘了山中寺庙的宁静与僧人的生活情景。清晨的钟声回荡在山谷之中,傍晚时分,僧人带着瓢(古代僧人用来盛水或食物的器具)归家,这样的画面充满了禅意和生活的平和。
最后,“芙蓉峭削凌空翠,撑住东方半壁天”以“芙蓉”比喻山峰,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峭拔与翠绿,仿佛是支撑起东方天空的一半。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