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山禽得到燕山,此老从容就义难
生愧夷齐尚周粟,死同巡远只唐官。
雪平绝塞魂何往,月满通衢骨未寒。
一剑固知公所欠,要留青史与人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禽:鸟类。燕山:地名,这里指代北方。
夷齐:伯夷和叔齐,商末孤竹君之子,以不食周粟而饿死。
周粟:周朝的粮食,象征忠诚。
巡远:张巡,唐代将领,以守城抵抗安禄山而闻名。
通衢:大路,宽广的道路。
公所欠:指未完成的心愿或遗憾。
青史:史书,指流传后世的历史记载。
翻译
崖山的鸟儿飞到了燕山,这位老者从容赴义显得多么艰难。活着时感到羞愧,像伯夷、叔齐那样坚守周朝的粮食,死后却如同张巡一样只为唐朝官职而战。
冰雪覆盖的边塞,他的灵魂该去向何方?明亮的月光照亮大道,但他的遗骨仍未冷却。
他手中的一剑,人们深知这是你的遗憾,但你要留下的,是青史长卷供后人评鉴。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诗人的作品,创作时间在宋末元初之际,从内容上看,是诗人对一位隐居燕山的高士的赞美。全诗采用了古典诗词中的常见手法,如以自然景物比喻人生境遇,以历史人物象征理想品格,运用对仗和平水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内容丰富,情感深沉。
"崖山禽得燕山,此老从容就义难"两句通过设定一个高洁的环境,描绘出一位隐逸之士在燕山的形象,"此老"指代这位隐士,表达了诗人对其品格的敬仰和赞美。"生愧夷齐尚周粟,死同巡远只唐官"两句则通过历史上忠义之臣的典故,如夷齐、周粟等,以此比喻这位隐士在生时虽不显贵,但其精神实与古代忠臣相匹敌,即便是身亡,其英魂也如巡远、唐官一般,留下了不朽的事迹。
"雪平绝塞魂何往,月满通衢骨未寒"两句,通过对比雪和月的景象,表达诗人对这位隐士生前所承受的苦难与坚贞不屈精神的赞叹。雪塞,形容边塞的严寒与荒凉,而这位隐士在如此环境中依然保持着高洁的灵魂;月满通衢,则描绘出夜晚明亮的月光和幽静的小巷,这里"骨未寒"意味着即使身处困境,心志亦不为外界所动摇。
最后两句 "一剑固知公所欠,要留青史与人看"则是诗人表达对这位隐士的敬意,同时希望其高尚品格能够流传千古,让后世之人得以学习和铭记。"一剑"象征坚定不移的信念;"公所欠"指代这位隐士所承诺的精神理想;"要留青史与人看"则表达了诗人的期望,希望这份精神能够成为历史上永恒的财富。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人物的巧妙运用,展现了一位高洁隐士在严酷环境下的坚持与不屈,以及诗人自身对于这种品格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