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槿编篱竹作桥,堤边应可系兰桡
出处:《黄公绍城西草堂同袁文学邓山人赋》
明 · 黎民表
红槿编篱竹作桥,堤边应可系兰桡。
已无丝竹相萦聒,惟有琴书伴寂寥。
沙鸟下窥花散阵,游鱼出泳水生潮。
路人知是濠梁客,不用雄文为解嘲。
已无丝竹相萦聒,惟有琴书伴寂寥。
沙鸟下窥花散阵,游鱼出泳水生潮。
路人知是濠梁客,不用雄文为解嘲。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黄公绍城西草堂同袁文学邓山人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诗人以红槿编成篱笆,竹子作为小桥,展现出草堂周边的自然与简朴。堤边的环境适宜停泊兰舟,暗示了此处的清幽与诗意。
诗中提到“已无丝竹相萦聒”,意味着没有繁杂的音乐和喧嚣,只有琴书相伴,体现了诗人追求的宁静生活和高雅情趣。接着,诗人通过描绘沙鸟窥视花朵散落的场景和游鱼随着潮水游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生动与和谐。
最后,诗人自比为“濠梁客”,意指逍遥自在的隐士,无需用华丽的文字来自我辩解或嘲笑世俗。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超然物外的心态,充满了淡泊名利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