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发零落不胜冠
出处:《拟行路难十八首》
南北朝 · 鲍照
君不见冰上霜。
表里阴且寒。
虽蒙朝日照。
信得几时安。
民生故如此。
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
白发零落不胜冠。
表里阴且寒。
虽蒙朝日照。
信得几时安。
民生故如此。
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
白发零落不胜冠。
注释
君不见:你没看见吗,用于引起注意的表达。冰上霜:冰面上覆盖的霜冻,比喻寒冷。
表里:内外,指全面、彻底。
阴且寒:阴冷,既指天气也暗喻世态炎凉。
虽蒙:即使受到。
朝日照:早晨阳光的照耀,比喻短暂的美好时光。
信得:能够相信,引申为能持续多久。
几时安:多久的安宁,指不稳定和短暂的平静。
民生:人民的生活。
故如此:本来就是这样,指生活充满艰辛。
谁令:是谁让,表示对造成现状的质问。
摧折:遭受挫折、打击。
强相看:不得不面对,被迫承受。
来自如削:时间流逝得像刀削一样快。
白发:老年人的象征,此处指年华老去。
零落:脱落,散落,比喻岁月的消逝。
不胜冠:无法承受头上的帽子,比喻年老体衰,难以承受生活的重担。
翻译
你没看见那冰上的霜吗?里外都是阴冷的。即使有朝阳照耀,能享受多久的安宁呢?人生本就如此艰难,是谁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许多磨难。
一年又一年,时光如同刀割般流逝,白发不断掉落,难以承受冠帽之重。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十八首(其十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刻的悲凉情怀和对世事无常的洞察。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 这几句描绘了一幅严冬景象,冰冻霜凝,连日照也无法带来温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冷漠与不安。
"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这几句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用“摧折”形容生命力度的消亡,用“年去年来自如削”比喻时间的无情消磨,最后,“白发零落不胜冠”则是对青春易逝、时光难留的无声哀叹。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生命过程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