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曾谁鼓舞康州事,儿女常情泪满襟全文

曾谁鼓舞康州事,儿女常情泪满襟

出处:《唐州太守
宋 · 李师中
时属艰危应有系,天于名教岂无心。
大都狂贼终须灭,未杀忠臣祸不深。
太尉有灵朱泚败,中丞传旨禄山擒。
曾谁鼓舞康州事,儿女常情泪满襟

拼音版原文

shíshǔjiānwēiyìngyǒutiānmíngjiàoxīn

dōukuángzéizhōngmièwèishāzhōngchénhuòshēn

tàiwèiyǒulíngzhūbàizhōngchéngchuánzhǐshānqín

céngshuíkāngzhōushìérchángqínglèimǎnjīn

注释

时属:当前形势。
艰危:艰难危险。
应有系:应当有所作为。
天于:上天对…的。
名教:伦理道德。
大都:一般来说。
狂贼:狂妄的叛贼。
终须灭:最终会灭亡。
未杀:不杀害。
忠臣:忠良。
祸不深:灾祸不会太深重。
太尉:古代高级官员。
有灵:英灵仍在。
朱泚:历史人物,叛贼。
败:失败。
中丞:官职名。
禄山:安禄山,叛军首领。
曾谁:想当年。
鼓舞:激励。
康州事:康州的往事。
儿女:儿女情长。
泪满襟:泪流满面。

翻译

时势艰难应当有所作为,上天对于伦理道德难道没有关怀?
一般来说,狂妄的叛贼最终会灭亡,只要不杀害忠良,灾祸就不会太深重。
如果太尉英灵仍在,朱泚叛乱就会失败,中丞传达圣旨就能擒拿安禄山。
想起康州的往事,是谁鼓舞了我们,但儿女情长,想到这些总是泪流满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师中所作,名为《唐州绝句》。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时事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七言绝句。

"时属艰危应有系,天于名教岂无心。"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当下困难时局的担忧,并且质问苍天是否对于人间的道德教化毫不关心。在这里,“时属艰危”指的是国家或社会面临的危机与困境,而“应有系”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一时局的深切关注。接着,“天于名教岂无心”则是诗人对于上苍是否已经放弃了对人类道德的维护发出疑问。

"大都狂贼终须灭,未杀忠臣祸不深。"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叛逆者必将受到惩罚的信念,同时也表露出了对忠良之士被害的愤慨。在“大都狂贼”中,“大都”可能指的是首都或是重大的城市,而“终须灭”则显示了诗人坚定的正义观。紧接着,“未杀忠臣祸不深”则是对那些尚未被害的忠诚之士表示出关切和担忧。

"太尉有灵朱泚败,中丞传旨禄山擒。"

这两句诗人提及了历史上的两个事件,一是“太尉有灵朱泚败”,可能指的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太尉因其英明而使得朱泚之乱得以平息;二是“中丞传旨禄山擒”,则是说到唐朝中书令李光弼下诏捉拿了叛军首领安禄山。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引用,增强了诗歌的历史感和深度。

"曾谁鼓舞康州事,儿女常情泪满襟。"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回忆起过去某个事件(可能是指唐朝时期的康州之战),并由此引发了对亲人之情的怀念。在“曾谁鼓舞”中,“曾谁”意味着往事,而“鼓舞”则表达了激励和号召之意。紧接着,“儿女常情泪满襟”则是诗人在回忆中感受到的情感波动,泪水涟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引用,对时局的关怀,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深刻见解和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