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方无壁落,中有昔怨人
出处:《赠嗣直弟颂十首 其一》
宋 · 黄庭坚
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
十方无壁落,中有昔怨人。
十方无壁落,中有昔怨人。
注释
饥渴:形容人的基本生理需求。随时:随时,任何时候。
悲欢:指快乐和悲伤的情绪。
触事:遇到事情时。
真:真实的。
十方:四方上下,泛指所有方向。
无壁落:没有遮挡,空旷无际。
中:内心深处。
昔:过去。
怨人:怀有怨恨的人。
翻译
随时随地感到饥饿和干渴,人生的喜怒哀乐都是真实的体验。无论在何处都没有遮蔽,过去的怨恨之人仍然存在于心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赠嗣直弟颂十首》中的第一首。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黄庭坚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他强调了日常生活中对基本需求如饥渴的即时满足,以及情绪的直接反应,"饥渴随时用,悲欢触事真",表达了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十方无壁落",这里的“十方”象征着全方位或广阔的天地,而“无壁落”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开阔和无所遮蔽,他的心境不受外界束缚,自由自在。最后一句“中有昔怨人”,诗人透露出内心深处可能还存有过去的遗憾或怨念,但并未被这些情绪完全占据,而是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
整体来看,这首诗简洁明快,寓含哲理,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清峻风格,既有生活的真实写照,又流露出诗人的人生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