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非山莫与湖吐噏,非湖孰任山蜿蜒全文

非山莫与湖吐噏,非湖孰任山蜿蜒

自有庐山岁几千,鄱湖相对是何年。
自有湖山初见我,一十四载九洄沿。
每从南极瞻五老,及到西江望比肩。
芙蓉削出珠玑口,银河倒泻香炉烟。
九叠苍屏空杳杳,千寻瀑布亦溅溅。
阴阳此际藏真宰,流峙分形俱后天。
天生名山必有配,高广依稀二者传。
非山莫与湖吐噏,非湖孰任山蜿蜒
雨后洪泉飞洒落,秋来惊浪恣腾骞。
澄流舒卷如涘滴,芳麓沉浮但浣湔。
不向湖情窥浩漠,安知山德备泓渊。
湖山阅人亦有数,何人独领湖山全。
百里舟行异横侧,多年望眼破拘挛。
空灵一气开昏晓,幽光百道变黄玄。
随意犹能招俯仰,息心或可尽中边。
及此方求江汉始,因之欲向斗星连。
耳目今朝如是耳,湖山万古自悠然。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之奇的《过鄱湖望庐山因作湖山吟》描绘了诗人游历庐山与鄱湖时的所见所感。诗中以庐山与鄱湖的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对山水之间天地造化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联“自有庐山岁几千,鄱湖相对是何年”以问句起笔,展现出历史的沧桑感,暗示了湖山之间的悠久岁月。接下来的“自有湖山初见我,一十四载九洄沿”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深情厚谊,以及自己对山水的探寻历程。

“每从南极瞻五老,及到西江望比肩”描绘了诗人从不同角度欣赏庐山的壮观景象,将五老峰与西江相提并论,凸显其雄伟。诗人运用比喻,如“芙蓉削出珠玑口,银河倒泻香炉烟”,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秀美。

中间部分通过“九叠苍屏空杳杳,千寻瀑布亦溅溅”描绘庐山的层次和瀑布的动态,进一步展现山水的壮丽。诗人认为庐山与鄱湖相互映衬,阴阳变化中蕴含着宇宙的秩序。

尾联“湖山阅人亦有数,何人独领湖山全”感慨湖山阅尽人事变迁,而谁能真正领略其全貌。诗人通过舟行百里的体验,突破了视野的局限,领悟到山水的宏大与深远。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赞美了湖山之美,又寓含了人生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