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祥如有本,凭吊所从生
出处:《修先墓作六首》
明末清初 · 陈恭尹
固安唯至愿,尺寸自经营。
墓是无穷事,人兼不朽名。
发祥如有本,凭吊所从生。
虽乏青囊术,滕公自得城。
墓是无穷事,人兼不朽名。
发祥如有本,凭吊所从生。
虽乏青囊术,滕公自得城。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先人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首句“固安唯至愿”,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安定与至善的追求,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接着,“尺寸自经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亲自参与并精心规划先人墓地的情景,体现了对先人的尊重与怀念。
“墓是无穷事,人兼不朽名。”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墓地视为纪念先人永恒的场所,同时强调了先人留下的名声与影响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具有不朽的价值。这种对后世影响的重视,体现了诗人对家族历史与文化传承的珍视。
“发祥如有本,凭吊所从生。”这两句则从家族起源的角度出发,暗示了先人是家族血脉的源头,通过祭拜与凭吊,后人得以追溯家族的历史,理解自己的根源。这不仅是一种对祖先的尊敬,也是对家族传统与文化的传承。
最后,“虽乏青囊术,滕公自得城。”这一句以典故入诗,暗指虽然缺乏某种特殊的技艺或知识(青囊术可能象征着某种神秘或高深的学问),但通过自身的努力与智慧(滕公自得城),依然能够有所成就。这里既是对个人能力的自信,也隐含了对先人智慧与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现了诗人对于先人、家族历史以及个人成长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承与发展的渴望。